紹興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,浙江省中北部,西接杭州,東臨寧波,北瀕杭州灣,下轄越城區、柯橋區、上虞區、諸暨市、嵊州市和新昌縣,面積8279平方公里、戶籍人口443.1萬。紹興是首批二十四個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,近年來又相繼獲得全國文明城市、聯合國人居獎等殊榮。
紹興歷史悠久、文化底蘊深厚,7000多年前屬於河姆渡文化區域,春秋戰國時期為越國的中心,秦漢時期設立會稽郡,隋唐史稱越州,南宋以後定名為紹興至今。紹興文化幾千年綿延不絕,越王勾踐"臥薪嘗膽"造就的越文化、"天下黃酒源紹興”傳承的酒文化、越劇紹劇為主體的戲曲文化、蘭亭曲水流觴為源頭的書法文化等,都已成為中華文明的璀璨明珠。紹興人傑地靈、歷代名人輩出,華夏始祖、治水英雄大禹在此會諸候、疏山川,成治水之功,並葬於會稽。春秋霸主越王勾踐在此臥薪嘗膽、圖強興國。紹興還造就了書聖王羲之、愛國詩人陸遊、心學大儒王陽明、藝術大師徐渭等、哺育了秋瑾、徐錫麟、陶成章等辛亥志士,更是民族脊梁魯迅、學界泰斗蔡元培、人口學家馬寅初的故鄉。毛澤東主席賦詩稱紹興為“鑒湖越台名士鄉”,周恩來總理也曾自豪地稱“我是紹興人”。歷史上,紹興出過文武狀元27名、進士2238名;現如今,在“兩院”院士中,紹興籍的有69位。
紹興山青水秀,是典型的江南水鄉。歷史上李白、杜甫、白居易、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詩人都留下了贊美稽山鑒水的絢麗詩篇,還形成了新昌的“唐詩之路”。紹興被譽為沒有圍牆的博物館,是全國首批優秀旅遊城市之一。
紹興是著名的魚米之鄉,經濟發展始終保持良好勢頭。2016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710億元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90億元,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783億元,自營出口總額達到1686億元,保持全國12%的份額,全市城鎮和衣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50305元、27744元。目前,紹興有上市企業63家,25家企業入圍2016中國民營500強,全球 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外商在紹投資辦廠超過5900家。現有高校9所,全市高校在校生數量達到9萬人。近年來,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“錄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”的理念深入人心,生態環境治理成效明顯,全市IV類以上水質斷面比例達94%,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到79%。紹興發展已經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。新的跨越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,強化創新驅動,深化改革開放,注重城鄉統籌,聚焦民生改善,著力提升紹興產業品質、城市品質、環境品質、文化品質、生活品質,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。 |